原文:http://npb.club.tw/viewtopic.php?t=23760

翻譯者:RJ

野村筆記選譯:

第二章:經驗是管理和指導的基礎:
page:30~32

技術是有界限的

投手投出的指叉球,要打,或是面對掉落到壞球帶的指叉球,要止住球棒,怎樣做才好呢?多數的球員對此的辦法是磨練技術。

拼命努力地進行練習,於是技術提高,現在的教練的指導也大多是對技術的指導。
但是,技術是有界限的。我自己,在進入職業棒球界七、八年後,才懂得這個道理。

職棒的水準,大概能做出對應。掉入壞球帶的球放掉不打,如果掉入好球帶,比起快球來說沒有球威(尾勁?)的半快球當然要更好打。

然而大部分的擊球員對內角的快球有警戒心,或者認為難對付,但是倘若一直如此,便會被逼入絕路,無論如何,也要強化對內角球的打擊能力。(这句不会。原文:追い込まれるとどうしても内角球をマークする度合いが強くなる

但是在職業選手中,大多數日本人為了不站著不動被三振,押寶押在變化球身上,直到被逼到絕路。在兩好球之後,就變成了A型(參見35頁,將直球視作重點,但是遇到變化球也打的打者類型)打者了。

比起鈴木一朗這樣“一邊瞄準變化球的同時直球也不怕”的天才型打者,絕大多數的打者,想像著來的是慢速的變化球的時候,來了直球,通常就變得無能為力。反 過來,瞄準快球打的時候,來了變化球也可以打成界外來避免出局。(當然了,淩厲的變化度加上好的落點,打成界外也是不容易的。)

只是,像指叉球這樣難對付的,就是沒法對應的特殊球(我把沒法瞄著打和不好打的球叫做特殊球)。球路和滑球或者曲線球不一樣,和直球極其接近,當 然要揮棒。打者心中想著“還真直啊”便出棒了。在臨進本壘板時球急速下降了,一出局。當心裡想著“糟了!”的時候,棒子已經揮出去了。
那怎麼辦才好呢?

1.徹底地貫徹“睜大眼睛盯好球”。

2.去除用力揮棒的意識,眼睛盯著好球帶的上沿。

3.不要太在意內角快球,單純地將投手的球揮擊出去。

4.為了叉著手指投指叉球,很多投手變得容易存在癖好,找出那個癖好(從教練席找癖好也會有所幫助)。

5.無論如何也很難打中的打者,就要憑著對輸贏的執著(勝負心),讀出對方的配球,眼睛不離投手,根據場上狀況配合好壞球數和比賽資料,觀察配球的傾向。(4.5兩條翻譯得不太准)

和第三條配合對應的,為了讓人不進攻自己的內角,平常就進行策略和表演能力方面的努力。“對內角好強啊。”“內角打得很好啊。”“總是喜歡打內角啊。”給對方強打者的印象的話,自己這邊的節奏就比較好把握。

在打擊的時候,最關鍵的環節,就是因為抱有強烈的“不擅長打內角”的想法而崩壞的。(这句一直翻不好,“大事な壁を崩す原因となる”)相反地,将“异常擅长打内角啊”“内角是会被轰本垒打的区域”这样的恐怖感施加给对手的话,自己就好办多了。

我的有自信能夠進行斷言的一貫主張,就是借由這樣的經驗產生的。

“要是不會打內角球的話,是不配吃職業棒球選手這碗飯的”

為了摒除“內角球不擅長打,是弱點”這樣的想法,要開拓思路,想盡一切辦法。在技術沒法立刻提升的時候,借由心理戰的優越感,調查資料以及發現癖好來制定作戰吧。

野村筆記選譯:

第二章:經驗是管理和指導的基礎:
page 33~38

打者分四類

在前頭,將“將直球視作重點,但是遇到變化球也打的打者類型”稱為A型,但實際上,每個選手自身都是獨特的打擊類型,不知道他們的打擊習性。

在決勝負的世界裡,實力各不相同,但指望著靠實力差距來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棒球這種運動是四對六,有時是三對七的實力差距,但一樣有勝有負。

跟足球、籃球、橄欖球這樣的許多的職業體育運動相比較,棒球的總冠軍隊一般勝率是五成左右。而且,每年前前後後140多場比賽,大聯盟有162場比賽,如此持續作戰,最後就差1個勝負分差,時に優勝決定戦のようなデッドビートが生じることもある。

揚基、巨人這樣的球隊,每年花巨額資金用來強化隊伍,但是未必能獲得冠軍,強隊未必贏,這就是棒球。

假如是4對6,或者是3對7這樣的實力差距,弱者要想贏強者,要怎麼辦呢?這就要很好地理解棒球這項運動的性質,抓住特點,探知對手心理,推敲對策和戦略。總而言之,就是用頭腦來作戰。(這句是按大意翻的)

比如說關於擊球員,我總結出了三個對所有的擊球員都通用的課題。

1.變化球的對應方法。
2.克服“不擅長打內角”的意識。
3.特殊球的對應策略。

1是說變化球要怎麼辦(原文:1は変化球をどうさばくかということだ)。以職業棒球一隊的水準,明白是變化球的話,怎麼也能打。但是,如果是像150公里 時速的快球和110公里以下的慢速曲線球這樣的快慢組合的話,變化球的應對確實很難。同時,有看起來慢慢悠悠的投球姿勢,投出來的卻是又快又淩厲的好球的 投手,也有與之相反,比如中日龍隊的山本昌,用超快球投手的投球姿勢,卻是一位技巧派的投手(打擊時機不好掌握)。對於那樣的所謂“變化”,單靠平素的打 擊練習想把變化球輕鬆地打回去可就不容易了。

2的內角不好打的想法,幾乎是所有打者的共有觀念。不是內角球嗎?要是對從內角攻進來的球有恐懼心理或者不擅長打內角的想法,等於把自己的弱點告訴對方,結果反而容易被擊敗。
因為有著內角不好打的想法,打擊姿勢就壞掉了。“要往內角來”於是抱著這種警戒心,身體也打開了(原文:“內角にくるのでは”という警戒心から體が開いてしまうのだ)。

3和2是連動的。變化球啊,還有特殊的變化球(原文:変化球でも特殊な変化球),指叉球啊,變速球等等,要說說怎樣去面對那些沒見過就根本不會應 對的特殊球。2的意識過剩的話(原文:2の意識が過剩だと),為了將特殊球也當作直球來對應,壞球也出手。(原文:特殊球も真っ直ぐと同じ意識で對応して しまうため、ボールになる球でも手が出てしまう)

因應對這三個課題而不同的打者,我分成A、B、C、D四類。
A型=將直球視作重點,但是面對變化球也能應對。
B型=內角?外角?事先決定打擊區域。
C型=右側?左側?事先決定打擊出去的方向。
D型=對投出來的球種進行押寶(這種類型的,只要有根據,努力就好了)(原文:このタイプは根拠を見つける努力をするとよい)。

這四種情況基本就把所有打者全都包含了。如果根據對方投手和狀況,交替運用這四種形式,就行了。(原文:いい換えればこの4つの型を、相手投手や狀況で応用すればよいのである)。

日本本土選手大部分是A型。在D型打者中,當面臨著危機,抱有“如果等變化球,遇到直球就沒法子了”或者“不能站著不動被三振啊”的想法的話,也會轉而變成A型打者。但是,有著優秀戰績的A型打者,一般是鈴木一朗,松井秀喜(紐約揚基隊)這類的天才型打者。

相反地,外國選手卻沒有日本選手對於站著不動被三振的恐懼感。在危機之前是A型,當被以指叉球、變速球這樣的球作為決勝球的投手逼入絕境的時候,反而會針對這種情況變成D型打者。

B型打者通常是長打類型的打者。前一打席將內角球打成本壘打的話,通常會變成A型,抱有“這裡對我是不能投內角球的噢”這樣的心態。
還有,在無人出局,二壘有人或是無人出局,一二壘有人這樣完全有利於得分的局面,右打者會瞄準容易推出去的球(正中偏外角),左打者瞄準容易拉出去的球(正中偏內角)從而變成B型打者。

C型是有欺騙能力的打者。假裝要把球拉出去,實際是瞄準了右邊(左打者的話是左邊)。不想被拉出去,投出了偏外的球,其實恰恰中了打者的暗算,投出了他想打的球。以巨人隊的元木大介為代表,古田敦也啊,阪神的檜山進次郎也會根據不同局面變成C型。
特別是像元木這樣麻煩的打者,在危機時輪到他登場,究竟他想要打到哪個方向呢,實在很讓投捕搭檔頭疼啊。

但是要是跟血型一樣,A型打者一直是A型,D型打者也從始至終都是D型,那就太輕鬆了。但是,B型也可能變成C型。這就要求捕手緊隨其後洞悉打者,在對捕手的要求中來說,是比較高難度的技術。

好的打者通常是用A型來面對平常的狀況和場面,一旦遇到A型打法沒法對付的特殊球(指叉球啊,變速球啊,切入內角的反方向滑球(原文:シュート, 球速和直球非常接近,但是會往右打者的內角滑動,似乎是日職才有的球種),或是時速超過150公里沒法瞄著打的超快球,這些情況,都可以編入特殊球的範 疇),就會分別變成B型、C型、D型的打者。

C型和D型的打者,在準備打擊前,抱有“這個要打到右邊”(C型)、“好,瞄著指叉球打!”(D型)這樣想法的打者很多。至於B型,則是有著“這 個球數下,不會投外角以外的球呢”這樣的直覺。自己基本意識不到。為了捕獲這種微妙差距的變化,要求捕手有細緻的觀察力和洞察力。

不對各種類型的打者進行分類,或是對打者的心理的分析這種事也不去做,模模糊糊地以“首先來個直球,接下來給個偏外的滑球肯定沒問題”這種想法指 望將對方打者攻克的捕手,等於只是單方面在讓投手投球,完全無視跟打者對抗這檔子事。既然是對抗,瞭解打者的種類,至少,從最基本的,分差啊,跑壘員的狀 況啊,打者的變化啊這些事情上,獲取資訊,從弱點突破來投球,就可以(這裡有一個“はるかに”)非常輕鬆地擊敗打者了。

那樣的分類,當然地,是建立在充分分析的基礎上的了。

野村筆記選譯:
第二章:經驗是管理和指導的基礎:
page:38~42

對指導者的要求是實戰能力



之前也對SHIDAX(野村執教過的社會人球隊——譯者注)的選手說過“如果過了三十歲,差不多該為引退之後的事兒準備準備了吧。自己是管理層的話這樣的XXXX,(不會了。原文:自分が管理職ならこんなふうに指導するけどなぁという目で過ごせ)”這樣的話。

長時間做教練使我明白了,為當選手的時代苦惱是沒有用的。如果不充分開動腦筋,不用腦子去打球,這樣的選手就算當了教練,也沒法好好地對球員進行指導。
打不出對方投手的球。選手面對著這樣的局面的時候,“稍微動動腦筋想想啊!”這樣的建議也說不出來。

無論哪個教練,對打者的技術指導的內容都差不多。
“棒頭倒了。”“棒子從下邊出來了。”“肩張得太開了。”“重心沒放在軸心腳上。”“トップの形ができていない(“top的姿勢不對”?這句不知道指的是哪裡做錯了)”

教練的建議無非就是這種程度而已了。於是打不到球的打者一樣還是很困惑。

對指導者的要求是,告訴選手怎么做才可以提高實戰水平。

“我打球的時候,對這種類型的投手是這樣做的。你要不要也試試看?”要變得能提供這種程度的指導,自然必定在當初作選手時好好思考過,苦惱過,痛苦過,從 中總結發現方法。那樣的話,將來當教練自然也沒問題。不光是棒球,任何職業也一樣,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是自己得到的經驗。這在管理職務上也是共通的。
那這樣的部下怎樣才能有救呢?首先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考慮。什麽事情都只從自己的經驗出發,不因時因地進行具體分析,自然沒法管理好了。

當然,只是跟選手講述自己的經驗,當著頭就喊“所以你也這樣做啊!”這樣的話,選手也不會聽從的。對年輕人有對年輕人的感情和言語方式,說什麽“我年輕的時候……”跟什麽都沒說也沒什麽兩樣。

對著指叉球不利落地揮棒,打者被簡單地擊敗了。爲了能夠打到球,抱著必死的決心拼命地努力練習,卻一直重複著同樣的結果。儘管如此,還是以A型打者的心態 在打擊。對這樣的打者,就下“下一次好好下決心猜一把,就瞄著指叉球打,如果結實地擊中一次,對手就會害怕,不會再給你投指叉球了。”這樣的指示。

不過最近的年輕選手很討厭這樣“押寶”式的打法。陷入像做了什麽狡猾的事一下的錯覺里。押寶就是賭,又不是什麽壞事。所謂所有心思都放在野球上的 選手,以及單純只是死心眼個性的年輕人很多。認為堂堂正正地決勝負很帥氣,正因為抱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指對於“押寶”式打法——譯者注),怎么也不接 受。

在這裡我會說這不是「押寶」,而是變成「較量看看」。不然就對「較量?好。不試試看怎麼行」的懷著興趣。所謂比賽,不是輸就是贏。一局,一打席,甚至一球,全和比賽的結果有直接關係。

我看過現在的清原和博(巨人)(清原和博現在是ORIX球員,但作者行文之時清原還效力于巨人隊——譯者注),助理教練啊總教練啊都覺得他不好對付。
確實,他的實際戰績是一流的,說“不用去考慮。”“決勝負吧!”“等候時機。”“琢磨琢磨。”這樣的話是不行的。我說不定會說“沒有那樣的事喲。”,不過,但是如果不充滿著要較量的想法的話也是會有一樣的結果。
明顯地,對方害怕清原的場面啦,儘管已經是看透了絕對不會有紅中直球投過來的場面,但他仍舊抱著与平时同样的意识面站在打席上,結果出現了等著正中直球,對著明顯是壞球的變化球出手而被三振的光景。

最近也是,對阪神戰時也出現了同樣的事。第七句阪神10比2領先,二人出局,滿壘。投手是藤川球兒,打者是清原,球數2好3壞,就算打出滿壘全壘 打比分也還是追不上,藤川爲了比賽勝利,投出了指叉球(偏低的壞球),使清原揮空三振出出局,逃離了危機。被三振的清原,對藤川無理取鬧道“竟然不投直 球,沒有小雞雞嗎?”。

如果不對著清原試試看(押寶)、分數也被拉近、也會被轟出500號的全壘打。誰都知道,肯定是不會投直球給他了。但是對我來說,像清原那樣單憑著天性和意氣打球而不動腦子是不行的。他那不是決輸贏,只是在揮棒而已了。
我對站在打擊箱里,總是打算只用技術來應付投手的打者責備道:“想什麽呢?!”不過實際比賽和想象中的比賽不一樣,比如以為是變化球,突然來了快速直球,結果只能手足無措地站著不動被三振出局回來了。對於這樣的球員,絕對不能責備。

管理者,絕對不能憑著結果論責備下屬。

要“決勝負吧?”“比賽不會輸的吧?”“別爲輸贏的事兒羞恥”這樣勸解。
當然了,對沒有任何根據就輸了球的選手,還是會責備說“你那哪裡叫比賽啊,根本就是胡亂押寶嘛”這樣的話。但是如果輸得有根有據的話,就什麽都不說。因為有對手的因素在裡面,就算沒打出成績也沒辦法。

如果有不許站著被對方三振的總教練,會因此被叱責的話,打者爲了不站著不動被三振,想法也變得悲觀(マイナス思考),沒法“決勝負”,其實在對抗時趨於悲觀的思考也并非全都是壞事。從來也沒有什麽“比賽=賭博決勝”這樣的戰法,這是考慮到雙方戰鬥力差距而衍生出的結果,畢竟弱者不可能一直贏下去。

野村筆記選譯:

第二章:經驗是管理和指導的基礎:
page:42~45

對絕大多數打者來說都不好打的區域

我自己,長時間做捕手,不過是恐怖的D型,押寶打球。
而且被有長打能力的打者猜對並打中的話,被轟出全壘打也不會只是碰巧的事情。與之相反,A型打者卻意外地容易處理。這種情況下大多可以攻克。

為什麽討厭押寶型的呢?譬如放過了直球,那投手投球的瞬間:“不好,正中!要被打了!”的時候打者氣勢都沒有地把球放過去了。“呼——幸好”,投手喘息一下,而打者因為放掉了這樣一個好球而懊惱不已。
“是在等變化球打嗎?”“還是打算放掉第一打席來觀察情況呢?”……
所以暫時取得站著不動三振的高興感覺也只有那一瞬間而已,回到休息區后馬上便不安起來。“到底在等什麽呢?”
在對下一個打席時,這個問題仍然揮之不去。於是在打擊輪完一圈,輪回那個打者打者時,前一個打席的決勝球(取得站著不動三振的球種)是直球,可這個打席仍然感受到打者很強烈的等變化球的氣息,於是就很難給出變化球的暗號。
当然了,对于那样的情况也有应对的办法。

大部分的打者都有共通的不擅長打的區域。

1 外角低部位的直球。(原點)
2 低的變化球。
3 特殊球。
4 內角位置的快速球或者銳利的有小量變化的變化球。

1,外角低的直球。投手象在牛棚里練習一樣对那里好好地投過去。
我把這個外角低點稱之為“原點”。能不能好好地投到那裡去,投手投到原點的精度稱為“原點能力”,先發的投捕搭檔在最初的第一個攻守中,究竟有多少球投入原點,就能夠確定當天投手的原點能力有多少。請根據這個參數來搭配和指導當日的配球吧。
同時,從1-1的球數變成了2-1,根據打者的習性會無意識地瞄準內外角的變化球的位置(這種時候,右投手對左打者,左投手對右打者就變成所說的條件)。這個時候,原點(外角低)是死角,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打者會站著不動被三振。

2,低的變化球。這個也可以體現出“製造地滾區域”的存在(野村克也把打者的打擊範圍分成9*9,81個格,其中有些格子是最有可能造成地滾球的區域,他將之稱為“製造地滾區域”——譯者注),這種投得比較低的變化球導致打者打成內場地滾球的幾率很高。

3,特殊球。像指叉球啊,變速球啊這些打者意識不到和難以對付的球。以前的佐佐木主浩(橫濱),還有現在巨人的上原浩治的投球,證明控球精度很高的指叉球對任何打者都管用。他們的指叉球控球精度很高,能投入很好的位置,這樣被打出去的危險度是極低的。

4,投往內角的快速球,或者往內角進攻,這對下一個球的配球是非常有幫助的。
我啊,一個打席,第一球投內角球的話一定不要投進好球帶。不妨是壞球。觀察打者的反應,看清他是瞄準球還是直接放過,如果是直接放過去,那下一球用內角的好球來決勝負。如果有內飄球(シュート)的話更有效。

所謂配球啊,通常是成對成立的。和快球相對的是慢球(快慢),和內角相對的是外角(內外)。現在是個投手都會投滑球了,和滑球相對應的,就是噴射球。

野村筆記選譯:
第二章:經驗是管理和指導的基礎:
page:45~50


內角球論


投內角球有以下幾種目的:

1 給打者以出主攻內角球的意識,破壞他的打擊節奏(針對比較怕內角球的打者)。
2 往內角投球,以和相對應的球種搭配(快慢、內外角)。
3 從技術上講,把內角球打到界內比較難(讓他打成界外球)。
4 打者的弱點是內角的時候。
5 投內角球讓他打成地滾球,謀求雙殺。
6 發覺右打者準備把球打向右邊的時候。
7 根據配球發現內角是打者死角的時候。

1 跟打者本身的習慣有很大關係。有的打者視被變化球騙過而全力揮空,以及用棒根打到球這種事為恥辱。我稱之為“最終的恥辱”。防守的一方,如果能好好地利用打者的這種心理,對付起來就比較輕鬆了。
在第一打席打到棒根這個位置,那麼那場比賽的四個打席都很容易對付。因為在接下來的幾個打席裡,打著為了避免再打到棒根,會潛意識地把打擊姿勢打得開一些,這其實是對打擊姿勢很大的破壞。

所以我總對捕手指導說,“在接球的一瞬間。要注意觀察右打者的左肩,以及左打者的右肩”。把球放過不打的時候,左肩(左打者是右肩)做出怎樣的反応,這要好好注意觀察。

為了經常性地破壞打擊姿勢,內角球是必要的。打者正想著“還會來內角球啊……”的時候,他的肩便下意識地張開了。於是,對於往外角溜過去的指叉球之類的就沒法對付了。
所以說,並不是說只要往內角裡投就行了。打者,特別是長打型打者的本壘打區往往就在內角那裡等著,如果被逼入絕境的話,就瞄準和剛才內角球同樣的軌道,針對往外拐的變化球稍微做些対応吧。追い込まれろと今度は内角真っ直ぐと同じ轨道から外に逃げていく変化球待ちというふうに少し対応を変える)这就是大部分长打型打者的心理。沿著他設想好的軌跡,直接把球投進好球帶裡來,球八成會被“嗵——”地一下子轟出去啊。

所以內角球是絕對必要的,同時往內角球進攻也是要背負著風險的。認識到這一點,必須一直認真地投每一顆球。
話說回來,對站上打席的打者,第一個內角球就往好球帶裡頭是不行的。最好是先投一到兩個壞球,捕手對打者進行觀察,然後用下一球來決勝負。
在這種時候,內飄球有著異乎尋常的好效果,對於動搖打者的信心,引出他的恥辱感也很有效。
假如,打者不在乎“恥辱感”的多少的話,那種情況下,將內角直球打到界內也不是特別難的事情。但比起直球,要把會偏離幾釐米的噴射球打到界內,還是需要相當高的技術的。

我在養樂多隊當教練的時候,川崎憲次郎便領會了噴射球的妙用。
他有膽識,在學會噴射球之前就敢猛攻打者的內角。儘管有時有很好的表現,但被突然轟中,比分被反超,從而導致氣勢一蹶不振,這樣的比賽也很多。
於是我跟他說:“投內角的快速球,總是伴隨著很大的危險性的。因為用內角去進攻進攻打者風險很大,所以對投手的要求也異常地高。高低要適度,同時球要很快——從整個球界也找不出那樣的投手,不是麼?”
接下來我給出了“你不妨試試噴射球怎麼樣?”這樣的建議。但是起初他聽不進去。

理由是,當時大部分的投手對噴射球是有偏見的。

在我當職業球員的時代,大家都是理所當然地在投噴射球,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沒有人投噴射球了。“投噴射球會投壞手肘。”有那樣的迷信。
從以前就是,對棒球的迷信很多。“不能進游泳池和海。”“肩膀不能冷敷。”“不能用投球的手提重物。”“力量練習是荒謬的。”對噴射球的看法也是其中之一。

一聽有誰手肘壞了,馬上就說“啊,一定是投噴射球投的。”
在做養樂多總教練的時候,評論家西本聖來春季訓練營視察。他曾被稱之為“噴射之西本”。在昭和五十年代,和江川卓一起成為巨人投手陣的支柱。
我對西本說“有人說投噴射球手肘會壞掉,你信嗎?”他立即回答說“哪兒的話喲。我這不是沒壞嗎?”他說,“投噴射球可不是扭手肘啊,是在指尖加力量的喔。”
我把這樣的話告訴了川崎,他於是學會了噴射球,變成了很厲害的選手。

就連很好的打者,也會很害怕川崎的內角球。在休息區看過川崎投球的伊藤智仁和高津投手,在古田回到休息區後問他“看起來好像有三十公分的變化量啊,究竟有多少呢?”
古田用手比著十公分左右的距離說“是這樣的喲。”“啊?!只有十公分麼!”,把這兩人嚇到了。從那以後,養樂多的投手一個接一個地學起噴射球來。
最近,從大聯盟傳來了二縫線(改變手搭球線的方法,和投直球一樣扣手腕,但是有噴射的效果)這種球。按說對噴射球的偏見應該消失了,儘管如此,投手還是不打算投噴射球,真是不可思議。
在SHIDAX,噴射球是投手必學課目。我對投手指導說“直球,滑球,噴射,變速或者指叉球,沒有這些,沒法成為王牌選手。”

左投手使用噴射特別有效。對左打者,用上噴射的話,加上130多公里的直球和滑球就可以對付打者。對右打者也是,用噴射球和變速球作為勝負球,是很有效的。

像“噴射球被打成全壘打。”這樣的評語,在近年的棒球界,好像沒怎麼聽說過。當然,之中也包含有對噴射球的誤解,甚至說噴射球是不好的。但是那是錯誤的觀念。我常說“先入為主是不好的。”,但是,至今為止,在棒球界仍然存在很多這樣的固定觀念也還是事實。

野村筆記選譯:

第二章:經驗是管理和指導的基礎:
page:50~52


配球的原點是附加上打者的意識



配球的原點是把意識附加給打者

配球最關鍵的要素,就是加上意識。將意識附到打者身上。最簡單的就是把“球很快”這樣的意識附加給打者。西武的松阪大輔,球勁很猛。雖然這樣很好,但是讓每個投手都投出150公里的速球實在是不太可能。

那麼,就要記住各個投手的決勝球。西本是噴射球,養樂多的話,伊藤智是滑球,高津是伸卡球。正因為對手對這些球完全有印象,這個投手的別的球種才有可能派上用場。
被稱為大魔神的佐佐木,把指叉球這種意識添加給打者。但是,真正三振對手的,卻並不是指叉球。意外的是,三針對手的球中,直球反而更多。

不管怎樣,對打者來說,那種指叉球是很麻煩的。腦子裡有著指叉球的意識,這時候投外角低的直球,儘管球威並不突出,但是佐佐木的原點能力很高。
上原也是同樣的。他的直球只有140公里的程度,還不如佐佐木,但是,他搭配著滑指叉球(スライダーフォーク),噴射指叉球(シュートフォーク),直球也就可以用了。
但是相反地,阪神的王牌井川慶,就是欠缺給打者這種意識的投手。直球的球速、變速球、滑球,每個都是“差不多”的程度,沒有決勝球。非要說的話,變速球還是多少給了打者一點意識的。但是打者只要注意這一種球就可以了,相對來說,用A型來處理就會很輕鬆。

由於存在這種情況,我對投手,除了直球之外,還提出“至少要完全掌握一種變化球”這樣的要求。球種越多越好,但首先,球數是零好球兩壞球,甚或者是一好球三壞球的時候,所謂打擊(いわゆるパッティングカウントと呼ばれ),打者正一門心思等著直球飛過來,比起直球,控球不錯的變化球更容易取得好球數啊。

這時候,首先是捕手的工作。直球和用來決勝的那種變化球,對打者的打擊姿勢,確實地投出兩種球,動搖打者的心理。
譬如,往內角投出直球,故意配個壞球,給打者以內角球的意識,然後用外角變化球解決打者。
如果對方瞄準著往內外角兩邊跑過去的變化球,那麼,這時候原點(外角低的直球)就是死角了。
或者是,對方的意識集中在外角的時候,出乎意料地從內角用直球突入,也是可以的。
但是這種配球法,捕手要先確信“打者肯定不會認為球會飛到內角來”這件事。

大聯盟有“沒有控球力的投手不能稱之為投手”這樣的說法。確實是那樣。擁有控球力的投手也是引導的捕手盡力在暗中保佑。

為了這樣,不能不經常在牛棚練投時就指導投手必須要追求控球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victor0ly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